中国木偶舞台美术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0/9/15 来源:网络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 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儡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 ,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 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 ,木雕金饰,组合灵活 ,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 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 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 七、八十年代以来,木偶变革突飞猛进,突出"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强调动 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 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 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 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传统戏《金鳞记》、《 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现代戏《英雄小八路》和儿童剧《马兰花》,均属木偶舞美 的上乘之作。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末广泛流行于泉州地区,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现拥有700余出传统剧目,有自己 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及"压脚鼓""金正锣"等古乐器。木偶像制作精美,结构完整,颇具 唐风宋韵。 《驯猴》《小沙弥》《钟馗醉酒》 《驯猴》《小沙弥》《钟馗醉酒》是享誉世界的木偶表演大师黄奕缺的代表作。已年届古 稀的黄大师所创造的舞台形象神形兼备,生动逼真;他的表演出神入化,令人叫绝。在他 的十指之下,无论是机灵聪慧的小猴子,还是诙谐幽默的小沙弥、刚烈威猛的钟馗元帅等 等,无不充盈着生命的 活力和艺术的魅力,令观众为之倾倒。 《元宵乐》 《元宵乐》讲的是梁山好汉为救卢俊义,乔装打扮骗过守城官,进入大名府的故事。该 戏揉进了"拍胸舞""跳鼓""踢球"等极富闽南地方民俗艺术特色的音乐舞蹈,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给人以乡情乡音的陶醉。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