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影视戏剧文学 > 如何看待影视冲突

如何看待影视冲突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9/1/12 来源:本站原创

       国产电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人物总是喜欢吵架,而且吵得天翻地覆的。尤其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影片,这样的场面更是比比皆是。观众对这种戏很厌恶,可是我们的电影创作者却依然故我地写那些吵架的戏。我问一个拿了这样剧本给我看的朋友,为什么这样处理剧情呢?他回答说:“没有冲突,哪来情节?”
  确实,在戏剧界有一句尽人皆知的话:“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几乎成了戏剧创作的神圣“法律”,没有谁斗胆超越它。在戏剧舞台上上演的人生故事,通常都是命运跌宕,明争暗斗,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时刻。这已经是稍有戏剧常识的人不争的事实。事实上,人们通常也认为这样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的故事电影。在电影剧作理论中,人们将冲突律作为剧作结构的原则和依据,几乎没有谁对戏剧冲突在电影剧本的情节和结构中的至高无上地位产生怀疑的。然而,如果我们今天要问:“在《黄土地》这样的影片中,是谁和谁在冲突?那么,在苏联影片《两个人的车站》、日本影片《谈谈情,跳跳舞》、美国影片《为戴丝小姐开车》、法国影片《花边女工》……等等世界各国为数众多的影片里,又是谁和谁在冲突呢?”抱定冲突论的人肯定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谁都无法将《黄土地》归结为八路军战士与那家农民的冲突。也许在《两个人的车站》的开端部分男女主人公发生了传统意义上的冲突,但接下来整个剧本的人物不是冲突律所规定的将这个冲突激化并推向高潮,而恰恰是相反——逐渐化解冲突,使男女主人公产生动人的爱情。
  总之,电影创作的现实以大量成功的作品向我们表明,在电影创作中冲突绝不是唯一的选择,相反,电影可以不表现冲突或者不表现冲突的激化过程,而是表现它的化解。可是您发现了吗?剧作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是大大滞后于创作实践的。人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冲突律”以外的结构规律。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这样藐视现实而将戏剧冲突供奉为电影剧作之神的呢?是什么原因促使电影剧作冲破了“冲突律”?那些无冲突或淡化了冲突的电影剧作有哪些新的创作规律和特点?如果我们不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便会直接影响今天的电影创作。
  所谓“冲突律”,就是戏剧以冲突为核心的创作规律。在戏剧中的一切都归结为冲突:一个题材是否适合戏剧创作取决于该题材是否包括着冲突;一个戏剧情节是否具有戏剧性取决于冲突的强弱;戏剧动作只能是那些导致冲突的行为;而戏剧结构的“启、承、转、合”,指的便是冲突的不同阶段。
  必须指出的是,戏剧艺术并非在诞生之初就依赖冲突的。在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尽管已经明确地将剧作结构分成“头、身、尾”这样三个组成部分,却没有象今天的剧作理论那样将这种三段式的划分原则归结为冲突。事实上在十八世纪中期之前的中外戏剧理论家,无论他们属于古典主义还是文艺复兴,都没有明确地论述过冲突在戏剧中的作用。把冲突作为创作原则加以理论化的第一人应该是启蒙戏剧家狄德罗,他主张“戏剧情境要强有力,要使情境和人物性格发生冲突,让人物的利益互相冲突。不要让任何人物企图达到他的意图而不与其他人物的意图发生冲突,让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同时关心一件事,但每个人各有他的利害打算。”而真正构筑了今天我们称之为“冲突律”的基础理论的人却是美学大师黑格尔,他将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结构三段论与辩证法相结合,揭示了戏剧结构布局的总规律:“戏剧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引起冲突的”加了着重号),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合适的起点就应该在导致冲突的那一个(“一个”着重号)情境里,这个冲突尽管还没有爆发,但是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必然要暴露出来。结尾则要等到冲突纠纷都已解决才能达到。落在头尾之间的中间的则是不同的目的和互相冲突的人物之间的斗争。”
  我们可以断论,从黑格尔以后,无论戏剧还是电影,剧作理论中关于结构的原则就没有变过。冲突一直就是戏剧与电影剧本写作和教学的本质环节。例如,在劳逊的著作《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中,无论论述戏剧的创作规律和电影的创作规律都一概沿用着黑格尔最初在他的《美学》里提出的冲突律原则。美国最最流行的“编剧手册”式的教材是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在中本书中,主要讲述的便是如何运用冲突律来对一个故事进行布局。这种布局的原则我们可以用很少的几句话将它们概括下来:
  1、全剧必须围绕着一个贯穿冲突展开情节。
  2、结构分为“开端”、“中段”、“结尾”三段。“开端”用来建立冲突,即让冲突的双方第一次交火;“中段”用来展开冲突,让冲突的双方进行多个回合的较量,这些较量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到推向最后的高潮,在高潮部分展开全剧的最后一次决定鹿死谁手、谁胜谁负的总较量;“结尾”的段落用来向观众交待冲突的结局,即人物最终的命运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死了还是活了。
  3、基本要求是,冲突展开要早,开门见宝;冲突发展要绕,出人意料;冲突高潮要饱,扣人心窍;结束冲突要巧,别没完没了。
  4、冲突每一次较量就是一个情节段落(在电影剧本中就称作“一场戏”),而每一个段落的内部又有着各自的启、承、转、合。
  您看,如上四条便是全部的“冲突律”式结构原则。可以说,而这些原则自黑格尔之后就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后来的戏剧理论家们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将冲突论泛化、极端化或神化。

  戏剧将“冲突律”看作是制胜的法宝,原因出于两点:其一、艺术原因;其二:社会原因。

  我们知道,话剧舞台的时空具有着很大的表现局限。为了在戏剧舞台上再现人生,戏剧剧作家就必须将原本是发生在松散空间里的事物凝聚在可数的几个场景里,再以激变的方式来表现本来在生活中可能是漫长时间中完成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戏剧的原则归纳作:凝聚事物的空间并将使事物产生时间上的激变。能符合这两项要求的事物显然只有冲突。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黑格尔才在他的《美学》中说:“冲突的时刻特别适宜于用作剧艺的对象。”
  当然,戏剧重冲突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最早提出冲突理论的狄德罗正好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前夜,那是一个阶级对立即将发生最终的血腥较量的年代。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他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决定了他的戏剧观。就象余秋雨在他的《戏剧理论史稿》中介绍的那样,“他提倡壮大、蛮强、粗獷的风格。他认为,一个民族愈是文明,愈是彬彬有礼,他们的风格就愈少诗意,‘一切在温和化的过程中失掉了力量’。在他看来与其写宁静的白昼,不如写电闪雷鸣的黑夜;与其写波平如镜,不如写怒涛汹涌;与其写殿舍巡礼,不如写遗墟徘徊;与其写人工植物园,不如写深密的森林;与其写现代新楼,不如写野岩洞穴;与其写清泉小池,不如写骇人的飞瀑。把这种美学追求搬移到社会之上,他认为在经历了大灾难和大忧患以后,当贫困的人民开始喘息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真正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想象力被伤心惨目的景象所击中,会很自然地描绘出那些后世未曾亲身经历的人所不认识的事物。”而提出冲突律的黑格尔的人生正好经历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当时,年轻的黑格尔充满了革命的激情,不仅接受了革命的口号,而且积极参加庆祝活动并参加集会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在那个时代,社会冲突决定着人们生死存亡的命运,戏剧当然便会把它看作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戏剧冲突是社会冲突的舞台再现,随着社会冲突的加剧和其后东西方冷战的加剧,戏剧冲突便也在剧作理论中被推上了神坛。

  众所周知,在东西方冷战最最激烈的那段时期,苏联曾经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到人民内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都将阶级斗争看作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东西。阶级斗争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内容和社会进步的保证,而对待阶级斗争的态度便成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分界线。在这种时代的背景下,阶级斗争被神话和泛化了。“冲突”,这原来是戏剧术语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艺术家政治立场的体现。比如,爱森斯坦就是个“冲突”的崇拜者,他用冲突解释他所发现的一切艺术规律。我们知道,人类具有联想的能力。当你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并暗示它们存在意义上的联系时,人的联想力便会找出联系二者间的意义。例如,如果将一个女孩子用的纱巾系在一根垒球棒上,人们就会说这象征着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爱情或女孩对男孩的崇拜等等。在纱巾和垒球棒之间根本就不存在着任何意义上的冲突,可爱森斯坦却用冲突来解释他的蒙太奇,说什么第三含义产生的原因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镜头互相冲突的结果。在苏联文化史上曾经出现过反“无冲突论”的运动。1952年《真理报》发表专论《克服戏剧剧作中的落后现象》,把戏剧贫乏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不把生活的冲突当作自己作品的基础,而是回避了冲突。提出 “剧作必须表现生活冲突。

否则便无所谓剧作。”文章将写不写冲突提升到了作家立场的高度:“一个真正了解生活、深入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艺术家,不能不看到,在共产主义建设者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难,会发生种种冲突和严重的生活矛盾,克服这些东西,需要进行巨大的努力并对自己爱国主义职责有高度的认识。新旧事物的斗争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活冲突,没有这些冲突就没有生活,因而也就没有艺术。”

  “老大哥”这样的极左思潮在稍候不久的年代里传染了中国,1964年,我国全面展开了批判“无冲突论”的攻势。只因为周谷城先生说了点自己对文艺创作在方法上的看法,便被批判为主张“抹消阶级和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论”的“反动立场”,遭到残酷无情的打击。紧接着,中国进入了十年动乱。那是一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年代。人们在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战友之间、干群之间、军民之间……一切可能的关系之间寻找着冲突、制造着冲突、激化着冲突。这时的文艺创作更是充满了火药味,任何人情、人性都被斥为“资产阶级温情主义的迷魂药”。展示敌我冲突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