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副产品包装刻不容缓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9/1/14 来源:本站原创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每年农产品从收获到上市销售,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因包装不科学,给国家和生产经营者造成的损失是很惊人的。据了解每年收购的 1.3亿吨粮食中有1900万吨受到损失,其中由于运输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1000万吨,大约是流通中商品粮食的10%。因包装不讲究,烂果、烂菜所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蔬菜、水果主要采用大箩筐和编织袋包装,有的甚至是草绳捆扎,其结果大大增加了破损率,仅水果装筐一项就占产量的5%左右。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大量的鲜活产品由于不能及时销售,又没有科学的包装、保鲜、储存,农民们只能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的产品白白地烂掉。因此,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包装十分紧迫。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包装业有了长足发展。精明的企业家在各种工业产品、食品的包装上绞尽脑汁,使市场上各种产品的包装异彩粉呈,争奇斗艳。而农副产品的包装问题却滞后于工业产品食品的包装。市场上许多农产品包装粗糙、笨重,“土气”:雪白的大米50公斤一袋,非“大力士”不能扛回家;香脆的花生米9000多克一袋,非“大肚汉”不能一次吃完;鲜美的“板鸭”因没有真空包装而不能携带或保存……许多十分地道而质优的农产品因此令人敬而远之,导致产品销路不畅,企业效益低下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 二是缺少开发资金。费九牛二虎之力弄来的一点资金大多用在固定资产投入上,以维持生产,没有钱用来改进包装;或只用其中很少的一点资金,难成气候。 三是缺少人才和技术。企业没有人研究包装或想搞某种包装,技术却过不了关。目前不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包装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是增强市场经济的意识,研究市场需求。产品要跟着市场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据悉,100克一袋的花生米、10公斤的大米就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