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国画 > 山水画艺术进程

山水画艺术进程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8/10/10 来源:不详
山水画艺术进程
  
    山水画可以说始于晋而发展于唐,成熟于五代。中国画始源于人物画,而且多用于工艺、适用。如陶器、壁画、墓穴、庙堂等,山水只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居次要地位。发展到东晋顾恺之有山水画创作计划“画云台山记”,是一篇完美的山水画设计书。但未见到其山水画作品传世。到了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便明确了山水画的独立面貌,景大于人,空间感大大加强了,宽阔浩淼的两岸,起伏的山峦,层层疏朗的林木,春意盎然,绚丽而精细的大好春光。被《宣和画谱》称之为“咫尺千里之趣”,这使我们联想到人物画与山水画从形式上的区别,如同照象机的焦距一样,如果我们为一个人拍肖象,焦距对准他不动,拍下来就是人物画。这是特写,镜头不动,即为人物画。如果我们移动焦距,逐渐后退,相对的人物越来越小,景深、景物越来越大,从画面的特写到远距离来画,这便可以说是山水画所描绘与表现对象的手段了。我国的山水画逐渐由人物画脱胎、蜕化出来形成为独立的、完美的形式体系,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题材,画种。在隋至唐初,所出现的山水画再不象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魏晋以来,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列植之状,则若申臂布指”的情况。从唐开元、天宝开始,出现了一派沿袭展子虔风格,用勾勒填色的大青录山水(后被董其昌誉为北宗之首)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首的勾染派的风格。另一派则是被后世视为经典,并对后世山水画以巨大影响的,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也是水墨画派创始人王维(被董其昌誉之为南宗开派之首)。一批有文化学识,能诗善画的文人登上水墨舞台,他们主张以水墨作画为上品,崇尚以诗入画,使文学与绘画结合的所谓:“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家同工匠不一样,他们不仅作画,而且好读书,多学识,不仅用颜色作画,而多以水墨写之。故有“李思训金碧辉煌,王维墨气袭人”之说。这些人多为隐逸之士、为陶冶性情,舒写胸中逸气而作画。王维晚年即隐居终南山下。在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上,诗与画的结合上王维的贡献可说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件大事,也是对中国山水画的一大推进。经残唐而进入五代,山水画的发展进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山水画大师。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他们经过长期艰苦卓绝创造性劳动、在唐的基础上完备了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同时完备了墨法,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一大创造。古有“唐之画绢素旧,设色奇古,有勾勒而无皴法”只是到了这时才建立了完备的皴法体系。也是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大贡献。同时董源的“淡墨轻岚”体系的发展,也是对墨法的发展完备。到了宋代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出现了画院,出现了院体派绘画(如李成、郭熙、范宽、关仝等),这一派别以画北方太行、太华、终南山及河南、山东、陕西等丘陵地貌为主,多以北方扑厚雄浑的大山野岭为题材,传世力作颇丰,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第一次群体性的北派山水的崛起。他们多以点线来画小面以表现北方山石的坚韧质感,创造了名目繁多的极为丰富的皴法技巧,如“云头皴”(李成、郭熙)“雨点,豆瓣,钉头皴”(范宽,关仝等),“斧劈、大斧劈皴”(李唐、马远、夏圭),“托泥带水皴”(夏圭)。同时李成提出的“惜墨如金”,也说明了当时画家对墨的理解与重视。南宋的山水画家,由于国运衰微,偏安临安画家们对亡国的不满,所画山水格局都小,如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便是典型。这时由北宋的气势开张进入小品状态,这些小品多工整、细致充满着生活气息与神采。 在二宋,与以上派别相对的还有苏东坡、米芾父子的文人画派系的成长发展,他们在王维的文人水墨画派的基础上,不仅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同时以苏东坡为首的文人还提出了"形似之外求其画"、"得之象外"、"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系统的文人绘画理论。使得中国水墨画在以后的数百年发展史上深深的受到其影响。元代是外族入侵,汉人遭受外族空前压迫的历史时期,在绘画上,出现了一派以赵孟 为首复的主张复古,以唐宋为师的流派。而相当一部分画家则坚持前进,反对保守,并作出杰出贡献,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在绘画技巧上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干墨皴"法,干墨皴的出现和运用使山水画画面呈现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效果,以简略之苍笔皴擦,画面又显得秀润有致。除此之外又创造并广泛运用"擦"的技法,使画面苍诨华滋层次多变,出现了毛的效果,更有自然真实之感。元代之后,明清二代基本继承与抄袭前人。明初叶,大抵仍属文人画范畴,吴门四家是明代最值得一提的画派,他们中除仇英一人之外,皆以水墨为主,各有贡献,各有千秋,其中以沈周为最。另外南宋国都杭州一带又出现了一支以继承南宋马、夏风范的画派,他们即是以吴伟、戴进为代表的"浙派"。还需要多提一句的是明末书画家董其昌,他既是有成就的书画家,也是理论家,他曾以没落的士大夫文人的观点以禅论画,提出中国山水画从唐代起即分"南北二宗"之说,并且多方阐述印征,崇南贬北,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造成极恶劣的影响。进入清代,由于皇帝及皇族统治阶层的喜爱,崇尚前人规范的风格的绘画,山水画的形式主义倾向,摸古复古的倾向开始泛滥起来,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四王"的出现,便是这股复古主义风气发展极为明显的表现。但在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也有不少画家与这股摹古、复古势力分道扬镳,开辟着一条创造的道路。明遗民在此中注入了新鲜血液,较早的要算以明遗民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画派,他独创了"墨气清岚"的积墨体系,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表现禅意的杰出的积墨派大师。更值及一提的是明遗民"四僧"中的八大、石涛,他们都是朱明王朝后裔,明亡之后,为发泄对清政的不满,出家为僧、为道,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形象夸张,意境冷寂,多作仇视之状。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隋时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他们是清代革新派的最杰出代表,对打破拟古不化的歪风起了极了不起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扬州画派"及近现代绘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整体看清代前期与后期绘画极有价值,前期如石涛、八大,后期有"扬州八怪"、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代表性画家。中期的"四王"以摹古追古为本,细赋、工整、呆板,以"拟某某法写之"之乐,毫无个性价值可言,总体上是可悲的。他们中王石谷略佳。"四王"娴熟的技巧及深厚的功力还是可学的,尤其作为教学画稿是极好的范本。现代山水画史上又出现了不少开派大师,尤其在本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了如黄宾虹、付抱石、李可染、石鲁等诸大家,谱写了现代山水画史灿烂的光辉的篇章。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