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音乐教育理论 > 中国官学音乐教育沉睡两千年

中国官学音乐教育沉睡两千年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8/12/23 来源:自写

中国官学音乐教育沉睡两千年

                                                              马少帅

 从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经过春秋战国整个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体制化的音乐教育基本上从官学这一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教育机构中分离出去,而主要存在于为宴享娱乐提供服务、兼及祭奠礼仪的馆舍音乐机构中。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是这一现实的延续。从春秋开始,音乐教育从官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到秦汉时已完全脱离。这样算来,到近代学堂乐歌出现为止,官学中的音乐教育已经沉睡了两千年。

我们首先需要区分“官学”、“官办音乐机构”这两个概念。官学可以解释为: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但又不完全等同,特指那些王宫公室内的教习,目的是为了培养治国的人才。官办音乐机构是:管理音乐事务,培养音乐人才、传承音乐技艺、收集与整理音乐材料的一种机构。秦汉以前,“乐”的地位相当重要,乐是官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社会祭祀、礼仪中是必不可少的。礼教和乐教的作用互为表里,各有侧重,乐修其内,礼修其外,互相促进。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音乐教育并没有消失,存在于官府办的音乐机构当中,但在官学中,却不存在音乐教育。

一、秦汉后音乐教育脱离于官学的原因

1、直接原因:私学的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性质的音乐教育开始出现。接受教育的对象多是文士、职业乐人、民间艺人等。真正属于学校教育的私学,受教对象主要是当时的文士。具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是设学教徒的传教方式。某些专业乐人以及民间艺人的音乐教习,基本上是家业世传或师徒传授的传教方式。这也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传承方式。在私学教育方面首举的就是孔子。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思想的转变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代。生产力的进步,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导致了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眼界与思想也更加的开阔与开放,原始的奴隶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低下,人们对一些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有了对“神”的崇拜,也只有“神”才能赐予人们食物、子孙后代的繁衍、安宁的生活,而“乐”就是连接“人”与“神”的桥梁,只有通过“乐”才能与“神”通话,转达神的意志。西周时期,把“礼”与“乐”并置作为治国之道,所以音乐在原始、奴隶社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转型,统治阶级对“神”的崇拜也开始转变为对自己“权力”的崇拜,因此,也就忽视了音乐教育的作用,认为音乐知识一种为自己服务的娱乐行为。“礼崩乐坏”导致音乐活动迅速摆脱礼乐制度的束缚而成为声色娱乐的工具,音乐教育的职能也开始从礼乐教育的“通业”转型为技能训练的“专业”型。

二、官学音乐教育的新曙光——“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一般指清末民初时期学堂所开设的音乐课,也指为学堂唱歌所用而编创的歌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自1860年起,清政府为抵御外辱,为培养急需人才,开办了新式学校,这些学校中,“唱歌”(后来的音乐课)逐渐成为了必修的内容。

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近代学校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章程。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1907年又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章程规定,在女子初、高两级小学堂开设“音乐”课,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正式规定将音乐课列入学堂的课程之中。1909年,在《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章程折》中更是明文规定,凡初等小学堂中必开设“乐歌”课以及在高等小学堂中需增设“乐歌”课,至此,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正式设立。

清末民初的这场学堂乐歌活动,不仅使音乐教育重新回到官学体系当中,而且,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课程的发端,它对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三、小结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