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音乐教育理论 > 孔子乐教思想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之比较

孔子乐教思想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之比较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8/12/23 来源:《丝竹》

伴随着新世纪的音乐课程改革,音乐教育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新课标》中赋予了音乐教育新的意义,其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新课标》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新课程表准中音乐的审美被放在了中心位置,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策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认真分析《新课标》的过程中不禁使人想到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音乐家——孔子,以及他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字仲尼,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音乐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据说其门下子弟有三千,贤人七十二。代表其主要思想的言论被其后人收录于《论语》当中,孔子的乐教思想体现在其整体的思想中,关于音乐教育,孔子提倡恢复周代的礼乐教育制度。孔子的这一提倡有其历史背景,一方面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种种礼崩乐坏的表现,孔子看到了周代礼乐教化的合理面;另一方面,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其政治理想与主张密不可分,他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最后阶段,音乐教育要与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密切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倡导恢复周代的礼乐教育传统成为必然。

一、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孔子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之人。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是培养完整人的最后阶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把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孔子所倡导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以“礼”为核心的教育,礼乐合二为一,从这个层面上讲,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音乐要在“仁”的中心体现。

2 、有教无类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农民”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歧视的教育,把出身“卑微”的贫农子弟教育为不同程度的“贤人”。这种教育思想再现今看来仍旧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3、礼乐教育中音乐的审美功用和道德教育功用的完美结合。通过音乐中蕴含的美感达到音乐教育的道德功用,在这里,音乐的审美功用亦可看作是一种达到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在培养国家的人才这一层面加以强调的,但其并不反对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功用。“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正是对音乐中所包含的巨大的审美功用的强调。正是音乐教育的审美功用增加了音乐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使得孔子把音乐作为人的培养的最后阶段。

4、重视审美体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3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已经把吃肉的味觉与听音乐后的审美感受作比较,并得出了欣赏音乐后获得的美感远远大于食肉后的快感。从这个例子当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本人对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的重视与欣赏。这种对音乐中美感因素的重视至今被后人当作引用的典范。

 

二、孔子的乐教思想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相似性比较:

1、“有教无类”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新课标中的十大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贫农”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