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为什么要全幅?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0/9/15 来源:网络
2,绝大多数摄影入门者的第一台单反都会选择非全幅,未来非全幅将必然占据绝对多数的拥有用户;
3,各厂家(以尼康、佳能为首)都在致力于研发专门应用于非全幅相机的镜头并且逐年都有专用镜头上市;…… 就上面这几条原因,咱们用脚趾头想想:凭什么说非全幅“只是过渡产品”?——相反,我倒是觉得,那些焦段只在全幅上合用的反而可能成为过渡产品,除非它只专为全幅设计、并且已经设定了不高的销量期望值。 好。那么咱们再琢磨琢磨:咱们为什么要全幅? 1,焦段更合适?不必了,已经有的镜头都已经差不多能涵盖;即使有的不那么如意,各厂家现在也都正拼命赶工给非全幅开发设计呢,那将是他们赚钱的未来。 2,画质更好?拉倒吧。您还停留在“拍照片的最主要目的是在电脑屏幕上放到100%大看着仍然清晰无比”的“境界”里?您还没想明白你为什么要拍照?更何况画质这东西怎么讨论呢,假设5DII>50D>450D的公式成立,请问 (5DII-50D)÷50D×100%=? (50D-450D)÷450D×100%=? 3,“出片”需求?……不是我怎么矫情哦,至少我个人认为,在无忌和蜂鸟里泡着的网友们、真正有“作品”被用于期刊杂志报纸海报宣传单页等等有印刷需求的“一对多”用途的,恐怕不到1%。更何况,多少300D都出过足以印跨版的漂亮照片;何况,最近一张拍摄的“飞机坠落河面”被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版?……不就是在网上发一个“边长不得超过1000象素/文件不得大于200K”么,用得着的是什么“片”? 四大俗:机身、镜头,金属感(塑料感) 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事儿了。一个多月之前我刚刚出掉了两位数的机器、换成了一台三位数的机器(我是佳能用户),出掉了金属镜桶的变焦镜头、换成了全塑料的18-55IS;并且认真声明这决不是因为本人经济能力遭遇困难(事实上很新的东西当二手卖很赔的)或者对摄影的爱好激情下降。原因很简单,在画质完全够我用的基础上,我需要轻巧。 摄影为何?创作优秀的作品,把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凝聚在你的作品中。或者说,把美凝聚在画面中。又或者说通过凝聚的画面来表达你的思想。说穿了,摄影最本质的东西不在摄影技术本身,而在于摄影之外的东西。“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没有对生活的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有对许多终极问题的积极追问,没有对世间本质的透彻理解,我认为你始终是个摄影的门外汉,或者说离大师也就无缘了。这个摄影外的东西,才真正决定了你能否拍出一流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你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你的作品的素质。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你的作品就是那个人的外化,也只能达到你达到的那个境界。 至于技术,是把内在我外化在作品中的桥梁。任何人,只要肯学习,多看些书,多实践,多观摩。三个星期就可以把一般的技术掌握好。首先是曝光问题。然后是构图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看书,实际多操作,观摩经典来初步完成。然后就是用光布光以及与模特儿的沟通问题。当然与此同时,要学会后期制作,photoshop的学习是少不了的。这个需要慢慢的摸索。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贬低ps二是贬低拍摄。两个极端都是不正确的。后期暗房技术是摄影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该割裂。其实怎么说呢,拍摄有拍摄的乐趣,ps有ps的乐趣,其目的都是在创作作品。拍摄是属于初次创作,ps属于二次创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