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摄像 > 出镜采访对记者的要求(一)

出镜采访对记者的要求(一)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9/10/21 来源:网络
  记者和主持人拿起话筒,走向镜头,走进画面进行采访,不同于别的新闻媒介的采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一言谈、神情、举止是暴露无遗的,有时采访活动与节目播出是同时进行的,这就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概括地说,出镜采访对记者要求主要是:
  要善于口头表达。如前所述,语言是表达思想内容的直接手段。采访者的口语能力,是反映其水平和才能的重要标志。报纸采访或广播电视的非话筒和非镜头前采访,记者的口语能力虽说也很重要,但不如镜头前采访那样突出。前者在采访中如果说了一通废话或言语不当,甚至说错话,尚可事后补救,而镜头前采访如果语无伦次、语不达意或不恰当、不正确,则暴露无遗,无可挽救。所以镜头前采访要求记者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把口才和笔才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比笔才更重要的地位来对待。有经验的电视记者认为,在镜头前采访要防止说话露浅,说话随便,说话不注意场合和说话不合身份。要努力做到有话可说,并说得适当,这主要是来自平时的学习、积累和锻炼。
  
  要善于提问。镜头前采访的成功程度和水平高低,往往集中在提问上。虽然各种采访形式都要提问,但镜头前采访提问,则要求更高更严。镜头前采访提问,是直接和受众见面的,问得如何,观众一看便知。例如某电视台记者在火车站采访一位应征入伍的北京农村青年时问:“火车还有几分钟就要开了,请你对首都人民说几句话好吗?”试想,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马上面对首都几百万人民说话,让他从何说起呢?这不仅说明了采访的失败,而且反应了这位记者的提问能力低下。目前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记者提问,常常是不痛不痒“老三问”,“……您有什么感想?”“……您有什么体会?”“……今后有什么打算?”诸如此类空洞贫乏的提问,简直可以说没有问。镜头前提问要接触事物本质,问得恰当、精彩,如果是在直播情况下,还要求问得简炼。所以记者在镜头前采访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提问。尤其是电视采访中十分重要的提问需要在后期编辑中保留的话,就要求做到提问本身声音清晰,吐字标准,同时提问与回答联结紧密,一气呵成,情绪连贯。在采访现场多次失误,靠反复重录或后期编辑弥补,其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出镜采访的提问也要注意保留一些现场的气氛,记者要结合采访现场的一些信息进行即兴的发问。要善于利用环境和周围的事物来组织问题,形成氛围。
  
  《新闻调查》栏目记者采访联合国农业部高级官员时问:“我看见您桌上的小袋上印有汉字,请问,您到过中国吗?”
  
  这位官员兴致勃勃地回答道:“我到过湖南。原来不相信中国粮食产量这么高,到湖南后,我明白了,中国人民真了不起。”
  
  在《走马上任新部长》中,记者采访文化部长刘忠德时提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结合现场所见提出的。
  
  记者:刘部长,我发现您这书架上有一很多建筑方面的书,您过去是学建筑的吗?听说还爱好文学,年轻的时候还写小说。
  
  刘忠德:我是学建筑结构的,但小的时候很喜欢文学。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参加的课外活动全是文学方面的。至于你所说的写小说那己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实际上,结合现场的提问也是电视来访的独特优势,因为,只有电视采访才能把现场的环境和细节展示出来,结合这些现场要素进行提问,会更好地激发被采访对象的信息输出。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