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摄像 > 摄像拍摄角度的选择

摄像拍摄角度的选择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9/10/21 来源:网络

  方向、高度、距离统称为拍摄角度。在选择主体与陪体的同时,画面构图还要靠照相机的方向、高度、距离的变化来完成。掌握好摄像机的方向、高度,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及其规律,对于主体的表现和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张照片部是照相机在不同方向、高度、距离的变化中产生的结果。
  (一)拍摄方向的选择
  方向是指摄像机选择被摄体的某一个面作为构图的内容。选择被摄体不同的面进行拍摄,就是采用不同的拍摄方向,不同的拍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选择拍摄方向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到最能表现主体特征,最能表现主体和环境关系的拍摄位置。
  拍摄方向的选择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摄像机在水平位置上的前、后、左、右位置的变化。它包括五个基本拍摄方向:正面拍摄方向、斜侧面拍摄方向、正侧面拍摄方向、背面拍摄方向,见图7-11所示。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指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摄主体的正面成面对面的状态。这个方向能基本表现被摄主体正面的全貌,主体突出而醒目。正面方向较适宜表现建筑、风光、产品、人物等。
  如果被摄主体是人,那么人占据画面的中心部位,面对着观众,似乎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众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如果被摄主体是景物,被摄景物则可表现其对称的风格特征,如拍摄对称性建筑和园林景观,就会使被摄对象显得端庄、安定、和稳重。
  正面拍摄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有三点:
  (1)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
  (2)画面中的各种平行线条难以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
  (3)画面是平均地展现正面的各部位,不易使主体突出。这种拍摄方向不适于表现活泼气氛和富有运动性的主题。
  2.正侧面拍摄
  正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正面成900角的拍摄。
  正侧面拍摄,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特征,适于表现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整个画面结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能够加强活跃、动荡的效果。比如运用在拍摄体育比赛中,表现运动员跑步、跳跃和赛车赛马等运动项目,侧面构图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效果。
  在拍摄人物时,运用正侧面拍摄,可以塑造被摄人物的侧面轮廓形状。凡是侧面形象比较端正的人物,均可采用正侧面拍摄,表达其侧面的某些特征,表现侧面轮廓形象的健美或秀美。此外,如果被摄人物的面部形象不够端正,或脸面左右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物,可以运用正侧面拍摄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
  正侧面拍摄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1)正侧面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同样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
  (2)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出来。
  3.斜侧面拍摄
  斜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处在被摄体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来拍摄被摄体,最为普遍的是摄像机位于和被摄对象成30度到60度角的位置上。
  斜侧面拍摄,是摄像中最常使用的拍摄方向。斜侧面拍摄既能表达出人、景、物各种被摄对象正面的主要特征,又能展示侧面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并且,各类线条均按一定的方向由近而远汇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加强空间纵深感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运用斜侧方位拍摄,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配置适当,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
  4.后侧面拍摄
  后侧面拍摄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对象的侧面至背面之间的某点上来拍摄被摄主体。
  后侧面拍摄,是表现被摄对象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的一种拍摄方向。它与斜侧面拍摄的方向正好相反,所类似的是同样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立体感较强,各类线条也与斜侧面拍摄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这种拍摄形式大多用于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5.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是摄像机处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对着被摄对象的背部拍摄。
  背面拍摄,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面形象来表达作者艺术构思中的含蓄意念。
  背面拍摄因为看不到主体的表情和容貌,才能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离去感,同时会给观众带来观看其容貌的渴望。
  背部拍摄时由于主体所观看的景物也呈现在画面上,能给观众以参与感。例如我军正向敌人射击,镜头显示的是我军战士的背影,其画面背景是冲上来的敌人,观众观看时,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综上所述,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向,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缺陷,但不能因此而主观、武断地打上优劣的印记。任何一种拍摄方向选择,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拍摄方向选择。
  (二)拍摄高度的选择
  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的水平关系。摄像机与被摄体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时为平摄,摄像机低于被摄体时为仰摄,摄像机高于被摄体时为俯摄,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顶上方与被摄体几乎呈垂直方向为顶摄,见图7-12所示。
  1.平摄
  平摄是指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角度来拍摄。
  平摄所拍出的电视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容易引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一种亲近感。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歪曲和损害。因此,平摄的表现方法在摄像中应用最广泛。
  平摄适于拍摄人物或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害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构。
  用平摄拍摄人物时,要根据不同景别适当调整摄像机的镜头高度。比如,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摄像机的镜头要与被摄者的眼睛同高;拍摄人物上半身时,镜头要与被摄者的胸部同高;拍摄人物全身画面时,镜头要与被摄者的腰部同高。
  平摄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如果平摄山水风光,容易产生用地平线分割电视画面,破坏电视画面的整体构图,使画面显得平淡,缺少变化。
  2.仰摄
  仰摄是指摄像机的镜头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
  仰摄角度的视平线较低,如果以仰摄角度拍摄室外的各种景物,可以在电视画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线或水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天空作为背景占据了画面中相当大的面积,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在体育、舞台电视摄像中为了强调表现某些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跳跃动作的高度,采用拍摄点较低的仰摄角度极为有效。这种低角度可以把被摄对象有限的跳跃高度极大地夸张,形成一种展翅凌空的视觉效果。
  用仰摄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或高大的建筑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上的效果。
  用仰摄拍摄人物时,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之高大,还可以纠正和弥补某些脸型上宽下窄或下巴以及口型比例过小的缺陷。
  运用仰摄拍摄,仰角之大小,与距离的远近有关,距离愈近,仰角愈大;距离愈远,仰角愈小。根据不同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仰摄角度,才能增强电视画面的表现力。
  如果仰摄运用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的物体向后倾倒。这样的电视画面,将损害被摄对象的正常形象。
  3.俯摄
  俯摄是指摄像机的镜头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
  俯视角度的视平线较高,如果以俯摄角度拍摄带有地平线的景物,地平线往往被置于电视画面的上方,地面景物占据画面中的绝大部分,天空常常只占一线的位置。俯摄拍摄的画面,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犹如登上泰山极顶,环顾四周,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俯摄角度适于表现规模和气势,能富有表现力地展示巨大的空间,适于表现辽阔的原野、大规模经济建设场面以及群众集会壮观的宏大场面等等。在体育运动和文艺表演中,常常用俯摄角度来展现优美的图案效果,或以净化的背景衬托被摄对象形体姿态。
  在拍摄人物时,俯摄角度应用不当,会对人物的形象起到丑化作用。一般来说,不宜用过大的俯摄角度拍摄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
  4.顶摄
  顶摄是指摄像机的镜头处于被摄体的顶上方与被摄体几乎呈垂直方向来拍摄。
  顶摄的视觉效果近似顶摄,整个画面全部被地面所占据,天空和地平线在画面上完全消失,电视画面的立体效果被大大地削弱。
  由于顶摄可以从日常人们无法到达的角度改变被摄体的正常状态,给观众带来新奇感。例如航空摄像,简称航拍,就是顶摄的一种。航拍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可以使远近景物在电视画面中由上至下有层次地平展铺开,最大限度地表现自然的空间感,能够清晰地交待总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完整概念。
  不同的拍摄高度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在拍摄实践中,要依据被摄对象的形象特征,根据拍摄者的创作要求,来选择运用各种拍摄高度,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电视画面。
  (三)拍摄距离的选择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电视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所谓景别,是指拍摄不同的场面范围的景物所形成的画面。同一焦距的光学镜头,在不同的距离上拍摄,可以获取各种不同景别;拍摄距离不变而改变摄像机镜头的焦距,也可以获取不同的景别。以人为主体的摄像画面,其景别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1.远景
  远景是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画面恢弘、视野开阔,一般表现较大的场面,常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