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艺术学堂 > 播音主持 >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二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二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09/8/7 来源:网络

(一)“在场性”突出有声语言 “话语化”的实用特征

  在广播媒介传播优势中,由即时性和声音形式、声音意象衍生而成的“在场性”是表达主体牵引听众经验“活起来”的“纤绳”,它引领听众进入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中,并且是以主体的身份在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大众传播媒介能够通过“在场性”把“共时”和思维想象空间、表达主体的语言和接受主体的经验通通联系在一起,化作紧密的感知和体验共同体。电视的“在场性”主要体现在以具体直观的音像和画面为中心的实在感上,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因声画中介的存在而距离较远,同时表达主体掩藏在声画的背后,接受主体在画面外旁观,两者都因为处于边缘化地位而不能形成紧密的体验和情感共同体。因此,电视有声语言的“话语化”特征相对较弱。

  当听众通过声音感知语言所承载的意义时,头脑中需要完成几个思维的转换——声音映象与所指的转换、所指与个体经验的转换、个体经验与接受意向的转换、声音印象与评价、判断的对应(也是一种转换)——这几个转换有时是瞬间接连完成的,有时是同时交叉完成。无论怎样,听众的感知、注意力、兴趣、趋向等都与声音共同在场,这是比听众的身份在场更进一步的经验和意识在场。在这个“在场性”意义上,如果有声语言的创造性较弱,“几个转换”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延迟、滞阻或破坏中断。相反,如果有声语言表达中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呈现活泼而且鲜明的情态时,听众的经验“在场性”状态也表现得执着而活跃。这样的体会我们都曾有过,比如,有声语言表达得清晰凝练、声情并茂、意象丰富,调动听众经验的力量就强大,听众被吸引并且津津有味地保持“在场”;而那些刻板、冷漠、罗嗦、苍白的表达一般会遭人厌弃。

  前文谈到,有声语言的存在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感。有声语言的空间感不是实在的事件现场,是由声音塑造的思维想象的空间。电视直播能够通过主观的镜头将现场“真实”地呈现给观众,画外音起到协调配合的作用。广播的“现场”完全依赖有声语言的表述,其现场性表现为“情景再现”。由此,广播有声语言空间性的特征在于调动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声音意象和激发经验重建,构筑一个意象的“现场”。另外,声音核心地位使有声语言时刻出现在广播传播的“现场”,表现出广播有声语言的“话语化”特征。“话语化”要求表达主体强调自我的个体言说方式和状态。

  并不是任何具有时态性质的“在场性”都可以进入到美学价值的视阈中。在广播有声语言表达中,“在场性”和“当下”有本质的差别。“当下”是现场的瞬间,是有声语言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结合在某个特定点上的个体差异,是构成“在场”的一个元素。“当下”是日常说话的主要特征,即“主体在场性、专注性,交流的急迫性、瞬时性”[ix]。“当下”存在于“现场”中,却不在“在场”通向“不在场”的途中,更不存在于“不在场”中。“当下”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呈现为一体两面。其积极意义就是使“在场”真切而鲜活,在审美心理的浅层结构中易于与听众达成共感。其消极意义就是使表达主体“无暇顾及语言功力的现有水平,无力分辨语言功力的优劣”[x],因而使有声语言表达陷入日常琐碎的感受中,失去进一步拓展和深掘语言意味的可能性。“当下”随着语言时间性的流动呈现原始自然的状态,只有当人们对它施加创造性影响时,它才具有时代感。时代感就是相对稳定的时间性、社会性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下的主流基调。处于“时代支流”的“当下”是消极的,表现为“去中心”、边缘化、零碎性,广播有声语言不但不传播“支流”,而且将“支流”中的“当下”摒弃。另一方面,要将“当下”的消极意义转化为积极意义,根本途径是以实现创新的美学价值为语言传播目标,切实将话语权和主体性驾驭掌握在表达主体手中,把握时代感的脉搏,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实现提升审美品位和传承经典文化的功能。

  现场报道是最能够体现“在场性”和时代感的广播优势节目形态。现场报道中有声语言表达的基调是体现“在场性”和时代感的主要创造性要素。基调是现场报道(这里指语言表达的样式)语气的总和,是总的语气的色彩和分寸。色彩主要体现为表达的时代特色;分寸主要体现为新闻传播的价值和导向。这两个方面所体现的态度倾向和价值判断与听众的态度、价值取向越接近,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经验融合就越和谐、共鸣就越强烈,新闻的导向作用就越有效。厦门台的获奖节目《真情台风日》就是一个突出新闻性、意向性和时代精神的有声语言作品。1999年10月9日,厦门市遭遇了40年来最大的台风灾害,风力高达15级,台风所到之处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掀翻大半,正在惊慌失措的人们无所适从的时候,广播中传来主持人亲切坚定的声音。她首先简要报道了这次台风的基本情况,让听众了解外面情况的现状和进展;然后以镇定的语气介绍了10多条遇到台风时的自我保护常识,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实用信息;在接下来的直播中,主持人保持与听众的热线交谈,以此反映听众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在交流中,主持人沉稳、机敏、迅速地捕捉听众关心他人的语言和其中闪光而高尚的思想,并且即时地加以阐释和点评,号召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抵御灾害。在主持人的报道和与听众的交流过程中,及时提供事件现场的相关信息使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心理的安慰感;主持人的话语将所有的听众拉到同一时空,形成经验共享的共同体,增强了人们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着力弘扬困难中人们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展示了社会风尚的可贵,提升了人们精神境界。一次特殊情况下的直播,在多重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有声语言“在场性”的本质内涵,其传播效果之深远是远远超越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的。

  “在场性”是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时空感、社会性、时代感等关系网络的结节点,而且面向任何一个维度都发挥基础性作用。换句话说,“在场性”是表达主体语言创新最显著的诉求,也是能直接体现在表述方式上的创新内涵之一。但是,显示广播有声语言优势的创新功能还体现在更高的层次,即加强 “不在场性”的美学价值。

(二)“不在场性”蕴含有声语言“言外之旨”的美学价值

  客观的现实世界在有声语言表达中是不稳定的,它不表现为“存在”的实像,并且在刚出现或通过语言获得想象的存在那一顷刻就消失了。因此,有声语言的表现方式和传达方式不仅消除一度空间,而且完全消除客观现实里的空间性。这使得语言无论在内心生活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都完全退回到主体性。[xi]就是说,有声语言不用客观事物作为材料和形象,而是通过声音将空间感移植到听众的想象世界和“不在场”的视阈(即精神世界)。广播有声语言作为艺术语言,其中必然包含“不在场”的可能性。本文对“不在场性”的阐述有所侧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特点决定有声语言随生随灭与具体形象缺席构成的表层“不在场性”,而深层意义的“不在场性”是指有声语言所在的文化模式蕴涵的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文的“不在场性”概念强调后者。有声语言的“不在场性”往往更接近听众经验背景或者经验互动、扩展的结节点。德里达曾经说过,“每一次引指存在,则给出意义的活动、赋予生命力之意向及欲说之鲜活的灵性便都不能充分地出现。其实只要我是在听取它者,他的经验便不能‘亲历地’、原初地呈现于我。”[xii]有声语言通过蕴涵情感和体验的声音对每一次引指进行超越,所获得的内心的经验、活泼的性灵、生命的意蕴就是“不在场性”的内涵。“不在场性”提供的是有声语言内在的意蕴、审美的体验和精神的自由,是对“在场性”内容和意义的时空超越,它将每一次的表达引向更高层次的主体经验融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短消息一等奖的现场录音新闻《南水北调工程今天开工》,言简意赅,语言句句落到要点处,现场报道和现场音响有机结合,强化现场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突出了“言约事丰”的“在场性”。消息的最后一句话“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长江、黄河儿女将实现共饮一江水的多年梦想”从内容意义上说,深掘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意义,使短新闻的新闻价值向历史感延伸,更加内涵的厚度;但是这句话如果不变换表达方式,依旧延用前边新闻播报的语气,历史感和民族文化心理沉淀的蕴味就被削弱了。这句话的表达要突出恰切抒情的意味,节奏放缓,意味深长,强烈地暗示 “共饮一江水”的文化内涵,激发听众深入联想“多年梦想”的意义。否则,听众无法理解和感受记者对南水北调工程意义的深入挖掘,忽略了记者的苦心,对传受双方来说都是经验共享的损失。语言表达方式深刻影响传播效果的层次和境界。

  那些打着创新名义的“纯自然”、“说新闻”等语言异化现象,根本无法将“不在场”的内涵外化,尽管有些拥护者不遗余力地高声吹捧,真诚的听众怎能随声附和地欣赏“皇帝的新装”呢?认为有声语言表达的魅力不过是“声音好”、“普通话好”的观点已经非常落后于先进的传播理念了。我们不能再认为惟独词语的意义能够擎起符号功能的大旗,而忽视声音对诠释文化、展露美感的能动作用。有声语言的声音起着一种“无一字无差异,无一言无关联,无一语无活力”明示作用,提醒听众注意意义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声音有两重结构,一个是语音和嗓音结合对听者浅层的感官刺激,一个有声语言内部和外部表达技巧综合作用产生意蕴的深层审美机制。实际上,这个道理对那些武断地“重文轻语”的人来说,并不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完整表达的概念是具有意义缺乏性的,意义与言语的关系不再可能是我们始终看到的逐点对应。任何言语中都存在一种意义上的沉默。沉默是附着在声音上构成有声语言表达“不在场”的又一个“无声的力量”。我们在文字上看不到的声音的状态和在声音上听不到的时间空白都是“不在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也是在头脑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存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审美体验提示我们,言语中的沉默和超越意义的情感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