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一夜成名不是目标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1/5/9 来源:
中国艺术类大专院校招生热度逐年上升。 今年,来自全国各地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4371名考生历经三轮考试筛选,仅有118人脱颖而出参加体检,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谋女郎”周冬雨,而学院准备录取人数仅为30,成功比例高达145:1。对此,梅葆玖、徐沛东和廖昌永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表示支持年轻人对艺术的热爱,同时提醒后辈少幻想,多学习。 艺考不是赶时髦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子梅葆玖表示,年轻人参加“艺考”是好事,但一定要了解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别赶时髦,喜欢这门艺术就要真心去考”。梅葆玖提醒学习艺术类专业特别是表演类、戏曲类的年轻人,要在演出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艺术修养。 梅葆玖以自己举例:“像我执着于京剧,就在京剧艺术上去努力。” 家长观念亟待转变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艺考”火爆现象时,作曲家徐沛东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做过调查研究,不能随便乱说”。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表示,考也好,学也好,接受艺术教育都可以给他们很大帮助。 徐沛东还提到,现在有许多家长的观念亟待转变,不要把自己的夙愿寄托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学专业、考艺术院校。“艺考还是需要天赋的,和普教不一样,并不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不要幻想“一夜成名” 歌唱家廖昌永认为,“艺考”火热不一定是坏现象。这说明现在不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年轻人在职业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廖昌永提醒,走上艺术道路并不会像现在有的电视节目里表现的“一夜成名”。虽然有极少数的例子存在,但“一夜成名”后如果没有较深厚的艺术底蕴,也很危险,甚至可能会“一夜无名”。他希望对艺术有热情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成名固然是每个学艺术的人的追求,但这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相关文章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