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高校招生“亮点”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1/5/3 来源:
东华大学 三种途径重选专业 东华大学今年计划在沪招收本科生近900名,其中本科第一批理科450名、文科140名,另外安排艺术类、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本科招生计划近300名。 该校53个本科专业中有19个专业继续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在完成大类基础教育后,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能力等,依据学分制培养计划,自主选择修读本专业大类某个专业。新生(艺术类、中外合作专业除外)入学东华一年以后,可通过优秀生免试转专业、特长生测试转专业、普通生考试转专业等三种途径,有11%以上的机会重新选择专业。 今年,东华大学新增的功能材料专业以及首批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纺织工程、软件工程、轻化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四个专业都在上海市本科第一批理科中安排有招生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 重点行业试点“预招聘” 上海交大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中推出新举,在重点行业的知名企业中成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安排企业对参与试点的学生“预招聘”,上海电气、上海通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新奥能源、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加入此行列。上海交大学生在大二年级可有机会进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开始校企联合培养计划,让企业和工程师成为培养学生的分校和导师。 同济大学 “4+2”模式扩大专业范围 同济大学今年拟面向全国招生4400人。在上海地区公布计划数为:第一批本科300人,其中理科175人,文科125人;此外,提前批本科、艺术类本科66人;面向上海地区还将招收高职护理专科生100人。此前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活动,在上海地区已经确定的自主招生对象,其计划数不包含在以上公布计划数中。 据该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同济大学今年将在去年15个工程类专业试行“4+2”模式(4年本科、2年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范围,通过与100所国外知名大学、300家著名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高级工程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科新增土耳其语专业 今年,上外将在上海市招收本科生296名,其中文科119名,理科177名,此计划数不包括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上外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收172名,其中文科86名,理科86名。今年上外新增本科土耳其语专业,该专业设在上外东方语学院。 上外和新华社去年签订了联合培养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多语种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专业人才。2011年,上外将在新闻学专业和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日语等非通用语种专业中推行这一培养计划。 上海大学 淡化新生专业身份 2011年上海大学将开展与实施按大类招生和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实行大类招生、第一学年末以竞争机制为主导的专业分流,学校通过分流时在各院系招生计划的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院系专业的发展,甚至去留。第一学年学生无专业身份,统一在社区学院学习和住宿,为学校通识教育创设基础性的条件。进入大类、基础班学习的学生,无专业身份,在通识教育平台上经过一年左右的基础培养。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将实施全校公共课程平台为主、大类课程平台为辅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 可辅修第二专业学历 2011年上师大秋季安排本科招生人数5000人左右(其中上海2500人左右),高职(专科)招生500人(其中上海220人),有82个本科专业参加文、理、工、艺术、体育等专业的招生。 学生在校就读一年后(除按协议招生的学生外),成绩优秀的学生,可通过相关考试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专业的选择;为了帮助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学生还可自主参加第二专业双学历教育的学习以及辅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学习。 上海工程科技大学 飞行技术专业扩招至100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今年计划在全国招收新生4640人,本科生3740人,其中,上海总计划2050人,本科生1650人。工程大飞行技术专业今年扩大招生至100人,与本市四大航空公司东航、上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联合招生。 据悉,飞行专业体检的首要指标是视力,然而本市青少年近视眼仍处高发现状。据统计,本市小学生近视比率近30%,中学生近视比率超过60%,高中生近视比率则在80%以上。高中学生如此高的近视比率,导致报考飞行专业的考生人数明显不足。因此,学校开始考虑到外地招收飞行专业学生,今年首次计划在安徽招生20名,今后几年计划面向华东地区各省招生。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相关文章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