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美术高考 > 艺考动态 > 聋哑女孩的别样艺术求学路

聋哑女孩的别样艺术求学路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1/3/2 来源:

  文化课224分,专业课136分,总分360分。22岁的仙桃聋哑女孩李玲靠眼睛“听”课,以超过录取分数线5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全国特殊教育名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

  前日,记者通过笔谈和手语翻译,采访了即将再次远赴吉林求学的阳光女孩李玲。

  勤学:奥数题难不倒聋哑女孩

  娃娃头,圆圆脸,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明亮又清澈,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这就是李玲。

  1988年,李玲出生在仙桃三伏潭镇苏湾村,从小就双耳失聪。7岁那年,看到平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个个背着书包上学,她躲在屋里不知哭了多少回。

  1998年9月,仙桃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教师来到李玲的家,让她“就近上学读书”。得知消息,乖巧的李玲帮妈妈做完一些家务事后,就“嚷”着“要上学”。父母见拗不过,最终同意让李玲“读着试试”。

  据李玲的小学班主任回忆,刚入学的聋哑学生都必须学手语,李玲的手语学得很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手语课本被李玲记得滚瓜烂熟。除一些非常艰深的成语词汇外,她基本能够和常人一样交流。

  该市特校的夏副校长介绍,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间,李玲所有课程都接近满分。“她学数学非常快。普通学校的奥数题目都难不倒她。”

  苦练:应急台灯伴她读完高中

  2007年8月,李玲初中毕业后,进入武汉第一聋哑学校读高中。

  李玲通过手语告诉记者,从到武汉第一聋哑学校上学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中国最好的特殊教育大学。

  读高二时,李玲便与父母及特校教师商定,决定向美术专业方向发展。为提高文化课和专业课水平,她增加学时,并从紧巴巴的生活费里,挤出60元,买了一个充电式应急台灯。每晚,她坚持苦练素描、色彩等绘画基本功。

  这盏台灯和一叠厚厚的人物头像、水粉、静物写生画稿,见证了她难忘的高中时代,至今她依然都珍爱地带在身边。

  赶考:3所特教大学同时录取

  和普通高考略有不同,聋哑学生必须赴特教大学所在地参加考试。去年4月8日,已在武汉第一聋哑学校就读近3年的李玲,跟随同学和带队老师,分赴天津、北京、长春三地“赶考”。

  李玲属艺术类考生。在天津、北京、长春的3所特教大学,她都是先考美术,之后再考语文、数学、英语3门课程。“赶考真的好累,去了很多地方,带的东西又多,总是不断地写卷子。”李玲打着手语告诉记者。

  当月底,李玲几乎同时收到了3所特教大学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了她梦寐以求的长春大学。

  立志:想当一名艺术设计师

  与记者交流近2个小时,李玲总是微笑着。“我的耳朵和嘴巴用不上,但用眼的机会多。只要熟悉的人嘴一动,我就知道在讲什么。”凭观察和揣摩,李玲掌握了一般聋哑人不具备的本事读唇语。

  每逢问路、购物等需要与人交流的时候,李玲会微笑着,看人说话的口型,借助手机打出短语。她笑着“告诉”记者,“与小商品市场的摊主讨价还价,也不比常人差”。

  目前,李玲还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学习之余,她经常和志愿者们一起去长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给孩子们送去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她说,她想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真正的强者会迎难而上。

  “毕业后,我想当一名艺术设计师”,谈及未来,学过一学期艺术设计后的李玲对设计很感兴趣。“虽然会很苦,比平常人付出更多努力,但是我会朝着梦想前进”。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查询请访问:艺路网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