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已成为“富二代”的游戏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1/2/25 来源:网络
艺考已成为“富二代”的游戏? 之前有媒体报道,外地去北京考取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四年大学下来要花费15万左右。这笔账包括每年的学费一万块钱;考试之前请辅导老师的费用一万左右;每个月一两千、一年两万的生活费;考生和家长陪考的交通、食宿费用一两万。学四年表演花15万,在一些网站论坛上有人发出惊呼:“学表演已经成了‘富二代’的游戏?” 对于这种论调,记者采访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并不认同。丁建军院长说,可能大家比较关注一些猎奇的话题,包括对所谓的“明星考生”的追逐也是这样,但是从整个艺术类招生的大环境来看,考生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低是普遍的现象,这跟考生的家庭条件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考生来说,大家的价值观比较单一,但现在这个阶段,多重价值观混为一体,年轻人为了生存需要考虑很多现实问题,不能说他们在家长的压力下为了获取本科文凭报考艺术类院校或者为了成名成星来报考就是功利的。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孙建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从2008年开始,参加全国高考的总体人数已在减少,但艺考报名人数却有增无减。山艺音乐教育学院2011年录取人数为75人,省内报名人数达到520人,省外报名人数320人,这样算下来录取率不到10%。尽管淘汰率如此高,艺考热仍然逐年升温,这与目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就业难有关系,也与各地市对艺术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提高有关系,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学生想进娱乐圈”。例如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以当音乐教师,又可以自谋职业,收入都不低,在就业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势,加上文化课分数线不高,因而形成了炙手可热的局面。 记者也了解到,这些年来人们心中的“明星摇篮”——— 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造星率”也是急剧下降。一提中戏和北电“出产”的明星,人们就要提“96明星班”,而那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北电在2005届的黄圣依和2006届的刘亦菲毕业后,真正能为公众熟知、有自己代表性作品的毕业生寥寥无几。中戏和北电去年共有80名毕业生,其中有些人毕业后留校从事教职;有的人转投幕后不再等机遇垂青;还有的人直接就去国企求职了。在新版《红楼梦》中饰演“大史湘云”的济南姑娘马晓灿在有了知名度后没有急于“跑剧组”,而是选择继续读研究生。 更多艺术类高考查询请访问:艺路网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相关文章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