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高考艺术培训招生网站
当前位置:艺路网 > 美术高考 > 艺考动态 > 石家庄艺考生备考花父母十几万积蓄

石家庄艺考生备考花父母十几万积蓄

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1/2/18 来源:网络

  日前,一年一度的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测试(以下简称“艺考”)又一次拉开了序幕。2011年全国各地艺考热度有升有降,在山东、河南等传统艺考大省,“艺考热”均出现了大幅“降温”,然而在大多数省份,艺考“大军”依然有增无减。据统计,2011年河北省艺术类考生达6.17万人,较上一年略有增长。大学梦、明星梦让无数追梦少年走上漫漫艺考之路,这条路他们走得并不像想象中的光鲜亮丽,而是充满了无奈与艰辛……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十几所专业艺术院校,而目前全国艺术院校已达30多所。而近10年来全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猛增到1400所。不断增加的艺考生,捉襟见肘的艺术教学资源,难以预测的就业前景……都让当前火爆而拥挤的艺考路充满了坎坷。

选择艺考——光鲜背后多艰辛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艺考这条道路,就意味着选择了比其他高考学生更加艰辛的求学之路。他们不仅要进行高强度的专业学习,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复习文化课,同时还要承受奔波的劳累及较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6:30起床,晨读英语;8:00——11:00上午课;13:30——16:00下午课;18:00——22:30晚课

  这是石家庄一家高考美术培训班的作息时间表。据介绍,这里的学生们几乎每天都重复这样高负荷的课程,进行专业强化训练。即便如此,晚上下课后,大部分学生仍然自愿补习到次日凌晨。“每周只有周日那一天才可以稍微喘口气,但我们都会在周日抓紧复习文化课。”家住沧州的艺考生吴娜(化名)对笔者说。

  走进吴娜在省会租住的学生宿舍,里面陈设很简单,两张上下铺中间的过道上放了一张旧桌子,上面堆满杂物,在靠近床头的暖气上摞着成堆的空塑料瓶,吴娜苦笑着解释,“这里寒假不供应热水,这些瓶子是用来装冷水的,放在暖气上暖着,洗头洗脚时就不会冷了。”
 乐乐(化名)和爸爸早早就开始在考点外面等候沈阳音乐学院的考试,尽管来得很早,乐乐的爸爸仍然担忧地望着前面排队的“长龙”说:“恐怕要到12点以后才能轮到。”在摄氏零下十度左右等上几个小时,“冻僵的不只是身体,还有那颗火热的艺术之心。”乐乐开玩笑地对笔者说。

  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能达到20所以上。其中,每所学校需要考2至4场。每年艺考下来,每位艺考生参加的考试都要达到几十场,这无疑让许多艺考生叫苦不迭。除去身心疲惫,经济账也令许多人忘而却步。按照参加一所艺术院校专业考试需要报名费200元算,仅报考费用一位艺考生至少要花掉上千元,加上路费、吃住,大多数考生总花费需要上万元。

  此外,万一自己报考的艺术学校没有在考生所在的省份设考点,考生就必须到外地的学校参加考试,以此类推,若要报考多所学校,考生就只能奔波于全国各地考点。而这样的赶考要持续一两个月左右。“如果报考的学校考试时间撞车了,就必须忍痛割爱选择放弃。即便如此,我还是选择广种薄收,给自己尽量多的考试机会。”今年一口气报了13所学校的彩虹(化名)对笔者谈起自己的艺考之路,眼里早已是泪光莹莹。

  然而,在漫漫艺考路上,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让考生和家长们抓狂的是各个学校的报名办法、考试内容、录取规则等都不尽相同。如有的学校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报名方式,有的学校是现场报名;有的学校按专业排名录取,有的按高考文化课分数录取。这些不同的规定让考生和家长们越发地糊涂,有时候把招生简章读了几遍还是不明白。“人性化的艺术统考制度能否尽快从试点广泛推行开呢?”彩虹说,她最想呼吁的就是这一点,“让艺考学子们少些赶场的奔波,多些精力应对考试。”

  艺考同样“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时间跨度长达两三个月的艺考过程中,越过无数考生和家长们眉头的愁云,人们还看到了与艺考相关的各路商家的笑颜。

  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门前的长兴街上,卖各类小吃的摊点把学校门口南北几百米的慢车道堵得水泄不通。就连跟考生关系不大的烟酒店也把握商机,卖起了艺考时间表、参考资料和考试用具。该校附近石家庄市西王生活区西院和东院的居民们,同样没有浪费大好商机,纷纷举着日租房的纸牌在学校门口招揽生意。由于价格便宜,且距离考点近,绝大多数考生也乐得租住这些居民的房子。“一晚上50元就可以搞定。我们一起来了6个同学,现在就住一个房间。”从邯郸赶来考试的刘静(化名)告诉笔者。


  当同龄人还在享受父母的呵护,过着单纯的校园生活时,这些艺考生已经学会了在异乡独立面对生活。很多艺考生在出来培训之前,根本就没有单独出过远门,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来到省会石家庄,带着憧憬,带着好奇,带着兴奋,带着忐忑不安,也带着对未来的迷惘与彷徨……

  家有艺考生的省会李女士,对艺考之路的艰辛有着真切的体悟——“很多家长都认为学艺术是条捷径,实际上并非如此。学艺术的孩子很苦,家长们更苦。”她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起儿子准备美术考试的费用,“托人请专业美院的老师,一个半月的课程要交3000元学费;8000元钱给孩子找了一所好学校复读;凡是他画画需要的纸、笔、颜料、书籍无论花多少钱都悉数搬回家。专业课考试结束后,我粗算了一下,大约给孩子找了5位家庭教师补习文化课,光英语就请了两位。临考前,我手里多年积蓄的十几万元,已经所剩无几了。”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艺考生少则花费几千元,多则上万、几万元不等。一位曾在北京学习音乐的艺考生张华(化名)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节钢琴课的费用500元,而一节声乐课则要1000元;琴房月租费从600元涨到了1000元,钢琴旁边加一张床的改造房,每月租金也要1200元。

扎堆考试——有人欢喜有人愁

  艺术考试的艰难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有人形容参加普通高考就像褪掉一层皮,而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则要褪上好几层皮。

  1月16日,是2011年省外院校在我省设点的艺考首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门口排起了长龙,来自全省各地的艺考生云集到这里,开始了各自的“校考”之旅。

挤进高校——成功背后却无奈

  通过了艺术专业考试,只是走完了漫漫艺考路的一半征程。对于那些文化课功底并不很扎实的艺术生来说,之后的全国高考则是艺考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艺术考生平时要兼顾专业,文化课难免松懈,但没有过硬的文化成绩还是上不了好的大学。

  随着近几年艺考文化课分数线的不断上调,艺术院校的门槛日渐升高。2010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应低于本省(区、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较此前的60%调高5个百分点。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则不应低于本省(区、市)确定的高职(专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对那些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想通过艺考走高考捷径的考生来说,无疑抬高了门槛。

  另外,艺术院校数倍于普通高校的费用,让许多艺考生家庭忘而却步。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每年学费15000元,其他院校每年学费8000-12000元不等,三本院校则达到每年18000-20000元。而一些艺术专业所需用品的开销也令人瞠目,比如一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画笔、颜料、纸张等,加上出外写生、参观等活动的费用,一年的花费大约在2至4万元。

  如果说逐年提升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和高昂的学习费用还只是外部因素,那么一些既没有多少艺术天分,又对艺术没有太多热情,只是把艺考作为考大学捷径的学生来说,更痛苦的是通过短期强化培训侥幸被录取后,学业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踏入艺术类高校的大门,才是噩梦的开始。”刚刚升入省会一所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王研(化名)向笔者如是描述他的大学梦。

  王研两年前在父母的“多方求助”下,凭着对艺术的一厢情愿,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很难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出来,更别说表演出剧本中角色的情感了,这让他苦恼不已,感叹自己错选了艺术专业。“在选择从事艺术这一专业之前,最好先经历一下真正的舞台、真正的艺术培训,让专业人士把把关。”而教育部有明文规定,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拼过千军万马,挤入艺术高校的王研,成功了吗?显然没有。他的非理性选择所带来的苦恼,要伴随他走完大学四年了……

择业前景——终南捷径非通途

  如果说,经过千辛万苦,考入艺术院校并不意味着成功的话,那么从众人瞩目的艺术高校毕业之后,还会有什么苦恼等待着像王研一样的孩子们呢?百分之五———这是目前导演系毕业生留在导演岗位的基本比例。即便是艺术院校毕业,要想走艺术之路,还有太多的未知数……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关于艺路 | 艺术留学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艺路网 版权所有
专业的艺术高考美术高考网
艺术培训招生门户网站——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