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七大高考专业整理:艺路网 日期:2010/3/10 来源:求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来就博学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这是孔子的心声,但岂不也是我们的心声?现代的读书人谁没有点慕古情思?是男子,谁都想把酒临风赋诗填词;是女子,谁都想搭乘香车赏菊看花,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好古,敏以求之”,有的人只是幻想罢了。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华夏子民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文化。有些文化,放在世界范围内是共通的。但有些文化却是中国独有的,历经时光的洗礼筛选,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顽强地存留下来,成为中国的标志,成为中国人的血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中国强调的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面,也就是那些我们有而别人没有的文化元素,或者是那些发源于中国、最终成为中国人胸前的一张名片的文化元素,比如国学、书法、京剧、茶学、陶瓷、太极拳…… 都说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那茶呢?茶是中华文明的一面镜子,还没有品尝,喊起铁观音的名字,喉咙就滋润了。“人生四韵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都是现代人的君子情节,样样都是中国人的宝贝,让我们斟一杯清茶,走进文化中国专业吧。 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专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有“画意”,怎能少了“诗情”?——当打出这一问号并自告奋勇出场的是国学专业时,大家一定有些疑惑。国学是什么样一个专业?国学分经、史、子、集四部,一直以来,国学总与文史哲专业挂钩,从这个层面上讲,国学已经基本上泛指中国文化,说国学就是说文学,说国学就是说历史学、哲学。现在你单独把国学拎出来开成一个专业,那是不是要把文学、历史、哲学开成它的二级学科?其实,这些分歧多是由于人们对概念的误导所导致,我们现在所谈所学的国学,主要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典,像我们曾接触亲密过的《论语》、《诗经》等,就是国学的必修科目。 学国学,不可闭门造车,也不能固步自封,国学之人必须能汲取外来之学说,而不忘民族之本位,中西兼通,而又以传统文化为其治学指归。说白了,就是还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这不,S.H.E不是在满街张扬“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吗? 目前,国内成立国学院或国学专业、国学研究院的高校还不多,要选择国学专业可把目光放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上。据报道,200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已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建议增设国学作为学科部类,把国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经学、子学、国史、国文、国艺、小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边疆研究七个二级学科。国学能否“自立门户”,目前尚无定论,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势正好! 当然,说到国学这一亦新亦冷的专业,就业问题是被提得最多的。近看眼前,不难发现新浪、搜狐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已经扩充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如中国网还专门开辟了国学版块,“国学博客圈”、“企业家国学班”、“上海孟母堂”、“武汉童学馆”,一浪高比一浪;远看海外,截至2007年9月底,全球已有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80所,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学人才的需求量可还相当大呢!最直接的体现是,人大国学院第一拨学生尚未毕业,国内不少网络文化公司和政府机关纷纷向这些学生抛来就业橄榄枝,北京育灵童科技公司甚至“包圆”接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前两届所有毕业生。从这些纷纷扰扰的信息中乍一看过去,国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算严峻,可是再仔细一分析,其就业渠道则稍显狭窄,除了在网站或企事业单位作文字工作外,或教老外学汉语,或教小孩子读经典,都是些内容比较枯燥、简单的工作。但话又说回来,哪个文科生不是万金油呢?让你整天泡在浩瀚的思想宝库里,除非你不学无术,只学到了当一个教书匠的本领,否则你若是学到国学的精神,写出一手锦绣好文,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那你这瓶特效万金油岂不是拈哪都润滑? 艺精雕削神如活——陶瓷专业 青白釉倩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殊;艺精雕削神如活,绘胜描摹采欲敷。——董必武《景德镇题诗》 论诗需把酒。从遍地诗苑中走来,又该举杯邀明月了。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该是介绍与酒相关专业的,但是酿酒制酒专业文科生都不能报读,所以我们就似醉非醉地偏一下题,介绍一个制作盛酒之坛罐的专业——陶瓷专业。 China——中国,china——陶瓷,足见陶瓷之地位非同一般。伊斯兰人用中国的青花瓷盘盛饭装菜,菲律宾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用中国瓷器来装饰建筑,就连好莱坞电影《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人公浓情蜜意地制作陶器的画面都成为了经典。陶瓷业应市场之需而发展得相当红火。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是陶瓷专业的全称,国内不少艺术类院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其中,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有陶瓷界“黄埔军校”之美誉,拥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郭景坤和国内外著名陶艺家秦锡麟领衔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有很多是蜚声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或陶瓷工程专家,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陶瓷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撑起了中国陶瓷行业的大半江山。在这样一个具有浓郁陶瓷文化氛围的陶瓷名镇和学府中学习陶瓷艺术设计,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作为年轻人,我们会比许多老匠人有更多新鲜的创意和独特的审美能力,但由于初出茅庐,又往往欠缺精湛的陶瓷制作手艺,这自然会成为就业时的一道坎。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先在陶瓷工厂打打杂积累经验也好,在学校教教书提升自我也罢,亦或是开一家陶艺馆充分展示个性陶器,都要耐得住寂寞,好好修炼,当眼高手也高之时,广阔的陶瓷市场一定会有你大展拳脚的机会。 茶品三味意逍遥——茶艺学专业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煮茶》 茶的历史跟中华文明的历史几乎一样长,正像酒文化反映着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一样,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面镜子,茶文化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骨髓里,从独特的侧面折射出这个东方古国的绚丽多姿。 一般高校开设与茶有关的专业,主要是茶学和茶艺学两个。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在种,一个在品;前者培养的是“种茶小伙”、“采茶姑娘”,授予的是农学学士学位,后者培养的是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茶艺师,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茶学和茶艺学都是文理兼招的专业,但茶学更偏重于理科。目前,全国只有云南农业大学一所本科高校开设了专门的茶学院,下设的两个专业即为茶学和茶艺学。浙江树人大学的茶学专业(专科)也办得很有特色,该校以杭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饮茶氛围为依托,将茶学与文化学有机结合起来,2002年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应用茶文化学专业,在全国高等教育学中开创了新河。本文我们重点介绍茶艺学专业。 现在,茶艺师已开始成为一个新兴、时尚的职业,而且收入相当不错。这大概也是盛世兴茶的缘故吧。茶叶消费市场愈攀愈高,档次参差不齐的茶馆也争相出炉,而相比之下,掌握精湛茶艺的人才却日益紧缺,尤其是在茶叶大省云南,目前仅有的万名从事茶艺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云南建成亚太地区茶叶强省时,对茶艺专业人才的需要量将达到10万名。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茶艺学专业的学生恰恰也是走过这样的三道坎。“苦”是此茶之头味,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理论、记常识:茶文化、鉴别与欣赏茶叶、一年四季各类茶的冲泡技法、茶艺表演的礼仪与规范、服饰与音乐的搭配、茶艺馆开设……专业的茶艺培训名目繁多,别说做好,就是记全都实在不容易。苦尽甘来,接下来就是体验、实践阶段了,这时你可以选择去茶楼做钟点工,在实际操作中一点一点吃透理论;当你熟练地做出端盘、取茶、投茶、奉茶、品茶等一系列谐调的动作时,一定最能体会“苦尽甘来甜更甜”的滋味。学茶艺的人将来都要考茶艺师,茶艺师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只要是泡过茶的人,好赖不论,都可算作初级茶艺师;中级茶艺师则需要一定理论和经验,本专业的同学一般会在这个阶段(大二、大三)报考。最后阶段,就是“回味”了。就像老牛先把草吃进肚子,再反刍,再慢慢消化一样,理论有了,经验有了,这时你要做的就是这样把握茶艺学这个专业的精髓,怎样使茶文化的精神融入到你的思想里。这些更多是依靠悟性了。当你终于修成正果,捧回了高级茶艺师证书,在古香古色的茶馆里为宾客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茶水,让客人体会到茶美、水美、具美、境美、技美,感悟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细细回味,那真称得上是甘之如饴。 大珠小珠落玉盘——民族器乐演奏专业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民族器乐演奏专业,又叫音乐表演专业中国乐器演奏方向或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树干,上面生长着唢呐、笛子、笙、打击乐、二胡、板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琵琶、古筝、阮、三弦、扬琴、古琴等枝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音乐文化诉求不断增强,民族器乐演奏,尤其是古筝、琵琶、古琴等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古筝为例,据统计,目前全国学习古筝的人数已逾百万,大有重现史上“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盛况之势,但由于在现今的音乐教育专业中,专修古筝的人并不多,这可忙坏也乐坏了学习古筝专业的人——名师自不必说,就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信息不断调整变化,艺路网—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相关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优秀艺术院校推荐
相关文章
|
最新艺术高考信息
艺术留学招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