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招生、独立财务,并按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举办漓江学院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转型的内在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广西师范大学作为广西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科和师资优势,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步伐的一个新的尝试。在学院的创办过程中,漓江学院始终受到广西自治区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吴恒副主席及教育厅领导多次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学院的发展,给全院师生以莫大鼓励。 2001年7月31日,经广西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成立,是广西首批成立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2001年,漓江学院招收5个本科专业学生403人。 2002年招收9个专业(方向)本科学生583人。 2003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的精神,根据广西自治区教育厅的指示,漓江学院与广西其他原有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一起停止招生。2003年10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与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办学协议书,共同举办漓江学院。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确认漓江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格,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独立学院。同年通过广西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漓江学院恢复招生。
漓江学院新校区位于桂林市雁山区,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投资5亿元人民币进行建设。 在新校区建设方面,漓江学院自2003年10月起就启动征地工作,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由漓江学院董事长任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工程、后勤、外联等若干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2004年初因受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广西全区土地冻结,致使我院征地工作停滞一年。2005年政策松动后,经过我院积极争取,漓江学院雁山校区项目规划定点于2005年9月获得桂林市批准,首期规划的423亩建设用地也获得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批准。至2005年11月中旬,漓江学院全面完成了征地工作。在征地的同时,我们启动了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工作,聘请了有丰富高校校区设计经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作为我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单位,设计方案于2005年11月获得桂林市建规委的审批通过。我院新校区总建筑面积14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5万㎡,工程将于2006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计划2007年9月投入使用。 为了保证新校区建设期间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004年7月,漓江学院与原桂林陆军学院(现为广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签订了协议,利用桂林陆军学院撤销后的优质办学资源,作为过渡性办学场所。原桂林陆军学院隶属于广州军区,是一所具有40多年历史的本科军事指挥院校,地处桂林市区,占地19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室、电化教学中心、图书馆、礼堂、运动场和游泳池等教学生活设施,图书馆藏书30万册。桂林陆军学院作为一个本科高校,2004年国家政策调整撤销后有大量的本科教学的丰富资源,这为漓江学院过渡期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各项保证。利用这些充裕的办学资源,漓江学院较好地完成了2004年、2005年的招生、教学工作,保证了办学质量,做到学生、家长双满意。 2004年学院共招收6个本科专业(方向)共计1059人。2005年面向全国16个省区招生1420人。2005年全院三个年级普通本科学生总数达到3000多人。学院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工程、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生物技术、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广播电视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越南语、思想政治教育、酒店管理、应用化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26个本科专业(方向),设有外语系、艺术系、中文系、政管系、理学系。 截止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9.33万元,拥有教学用计算机583台,语音实验室坐位230个。馆藏书刊12.7万册。学院现有自己的教职工队伍118人,在212名专任教师中(其中有73名为自有教师,139名为外聘教师),教授23人,副教授62人。 漓江学院自成立以来,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在批复办学请示报告中提出的“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的要求,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新机制、新模式举办高等教育的优势,用质量打造品牌,以创新推动发展,努力将漓江学院办成区内乃至区外同类高校中获得广泛认可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一所新型综合性本科大学,尝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学院内形成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学生的学习、科技创新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级学生中有3人以优异的成绩被免试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另有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有7人经学校严格审核,通过了“亚洲政府奖学金交流项目”的选拔,被我国政府公派到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攻读硕士研究生;2001级毕业生的CET-4通过率为42%,计算机过级率达98%以上,学位授予率为83.6%,在广西师范大学15个二级院系中位居第6名;毕业率达到98%,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学校的平均水平;在2003和2004年度分别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创新杯”竞赛活动团体总分第二名、第三名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漓江学院的教学质量与管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扩大了漓江学院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漓江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灵活、高效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利用民办机制,规范办学;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切实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教育和服务;确立了重实践、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努力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除了依托广西师范大学的优质师资队伍外,学院还在桂林各高校及全国范围内聘请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建立“首席教授”和“督导组”制度,规范和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学改革;围绕为教学服务的主题开展创新务实的学生工作,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努力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