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创办于1994年3月,是由爱国华侨、国际著名音乐家蔡继琨教授变卖家产,向海外爱国华侨华裔集资,并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无偿拨地,减免配套费用等而兴办的民办高等音乐院校。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占地面积23亩。校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环境优雅。造型别致的楼宇与美丽的校园交相辉映,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
2000年经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以相对独立挂靠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独立学院),学院实施本、专科教育,面向境内外招生。毕业生颁发国家承认的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文凭。符合条件的授予华侨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现有来自本省及黑龙江、安徽、江西、江苏、浙江、辽宁及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学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院开设音乐表演专业(含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民族乐器演奏)及音乐教育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及五年制和三年制专科。1994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音乐专门人才二百余人, 1999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2004年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表彰,2005年福建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花园式单位。
目前,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已形成以优势学科——声乐专业方向为重点、以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及民族乐器演奏为主体的多学科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建有演练厅、教学楼、专家楼、图书馆、琴楼、多媒体教室、教师、学生宿舍楼及可容纳400多人的两层演奏厅等。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拥有钢琴120余台、中西乐器百余件、音乐书谱一万六千余册。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十分重视对优秀生的奖励和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设有蔡继琨音乐基金和蔡继琨奖助金、柯贤炳奖助金、蔡棠棣奖助金、高蔡雅丽奖助金等多项奖助金,用于奖教、奖学、奖创作、奖比赛、资助在校贫寒学生、资助音乐演出、资助出国深造。学校还与菲律宾中央大学音乐学院缔结姊妹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设有音乐辅导推广委员会,除应邀外出表演外,经常组织学生到邻近大中专院校进行义务音乐辅导。校内除每周放映音乐专题影片,举行庆典音乐会外,每周举行一次学生学习音乐会或教师示范音乐会。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关门教学,自1997年起由蔡继琨教授亲率师生三次到闽西、闽东、闽北等革命老区进行慰问演出,深入民间,送音乐下乡,开展音乐辅导,使学生既得到艺术实践的锻炼,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学院还举办了校园艺术节,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坚持“三个面向”,根据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针对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管理。如音乐教育专业,增设了教育学、心理学、舞蹈、正音、实习等课程,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创造条件。
为提高教学水平,我院聘请了多位本省最资深的具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国家一级演员任教。同时,我院还选送与资助多名专业教师到北京、上海 、乌克兰、白俄罗斯、奥地利及德国等国内外音乐院校进修,攻读学位,为提高专业的师资质量培养后备力量。
本院音乐辅导推广委员会除组织师生外出表演及音乐辅导外,还鼓励他们参加省、市、区乃至全国性的比赛,多次获奖。如在第十一届全国城市职工歌手大赛中,我院青年教师杨明玉荣获美声组金奖;在首届中华闽南语歌曲大赛中02级本科学生丁俐岎荣膺榜首;在“大连赋歌杯”全国古筝邀请赛中,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映雯和02级本科学生黄小燕双双荣获一等奖;在由福建省音乐家协会、福建省电视台都市时尚频道联合主办的福建省青少年民乐电视大赛中,00级五专学生林婕荣获扬琴专项青年组一等奖;01级本科学生许思颖在全国第八届中华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由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五环五星》入选福建省十大金曲;00级本科学生张珊珊在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青年组银奖。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校训是“修德养艺,自强不息”,办学方针是爱国第一,品德第二,专业第三。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全力关爱与严格督导。
新的世纪,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继续以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为发展方向。我们坚信:在国家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这个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这个新世纪的宠儿,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