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学院始创于1955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建成一所基础雄厚、学科较为齐全、特色鲜明、颇具规模的师范教育高等院校,成为一所融普通高等师范教育、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大学,形成了面向四川,服务基层,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职教师资培养为方向,以中职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兼顾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其他人才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格局。 四川教育学院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西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海科路东段99号,东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24号。两个校区总占地近1200亩,另预备了发展用地1000亩。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1719人,其中普通专科生11510人、成人本科生209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生6060人。学院现有校舍建筑总面积47.18万㎡,生均40.26㎡,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4.8万㎡,生均21.16㎡,学生宿舍11.1万㎡,生均9.46㎡。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40.2万册,生均114册,各类报刊2100多种,电子图书46万册,有电子资源库4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现值6534.5万元,生均5301.85元。建有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和万兆核心、千兆骨干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网和中国网通网联通。学院还建有4873 ㎡的融普通话训练室、微格教室、课件制作室、网络远程教学室、心理学实验室等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固定的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实习基地67(所)个。
学院现有成人本科专业21个,其中教师教育(含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专业17个;普通专科39个,其中教师教育(含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专业11个;与其它院校联办普通本科教师教育专业11个,基本形成了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基础,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架构。一些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
学院学术和教学骨干队伍基本形成,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8人,全国和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学院学术学科带头人2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8人;兼任境外知名大学硕士生导师和高级研究员2人、国内大学硕士生导师6人;12人分别在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学院培养成人高师和普通高师本、专科学历的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师资十万余人,大批毕业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毕业生任市(州)、区(县)教育部门负责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中专高级讲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近万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特级教师98人。近年来,学院学生分别获全国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比赛团体第三名、CCTV杯四川赛区英语竞赛特等奖、全省大学生汽车专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一等奖等;2005-2008年连续四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两次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教师自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120篇,其中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97篇,SCI、EI收录论文64篇;出版专著、教材101部;发表和出版艺术作品119项;承担厅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80项,获专利7项。近年来,教学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成果奖33项;学院还连续获得近两届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0项;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的艺术品在中国申奥过程中被国际奥委会洛桑总部永久收藏。学院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学英语教师三个国家级培训基地,被四川省确定为全省职业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资格鉴定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职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教育系统公务员培训中心、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科骨干培训基地等七个省级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四川教育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教学计划。通过实行学分制构建了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教学三个平台和六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等工作,建立起了有效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初步建立起了基于院系两级组织与管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本、专科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学院根据社会对职教师资的需求,针对职教师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着力抓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情境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摸索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学院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在院内外建立了职教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全息体系,抓住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突破口。
学院坚持以科研为导向,制定一系列教育科研的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院现有研究所15个。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美术学、英语教学、应用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培养旅游、商贸、计算机应用、汽车、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中职师资在省内具有特色。心理学学科产生了3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美术学、英语、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拥有全国和全省知名的画家、翻译家、外语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省心理学会、陶行知研究会、继续教育研究会等一批一、二级学会设在学院,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四川教育学院重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近几年来从美、日、加拿大等国引进外籍教师和接纳访问学者、留学生近600余人(次),派出同类人员近200人(次),并与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学院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办学定位,努力发扬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职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所需人才,铸就明天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