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院校招生在线 —— 中国最大的艺术专业求学平台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点击各省第一时间了解省联考统考信息;点击省内院校第一时间掌握院校招生简章、报考、考题、试卷、成绩查询等信息(备注:)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北市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江苏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广东省 广西区 海南省 黑龙江 贵州省 四川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区 青海省 新疆区 西藏区 更多>>
安徽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动态 |招生简章 |招生计划 |艺考政策 |往年考题 |合格线 |录取线 |院校库首页

安徽大学招生网

[211高校]
95039
院校性质:普通高校 地址:(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龙河校区)合肥市肥西路3号 电话:0551-3861777 网址:http://www.ahu.edu.cn/
友情提示:艺路网艺术院校库所收录的安徽大学艺术类招生信息内容仅供考生参考,一切以院校官方实际公布为准。
安徽大学招生信息实时更新,将该页面收藏分享至:
X关闭
X关闭
院校新闻
  • 安徽大学2018年艺术类专业录取
  • 安徽大学2018年艺术类分省分专
  • 安徽大学2017年艺术类分省分专
  • 安徽大学2017年艺术类本科专业
  • 安徽大学2016年艺术类分省分专
  • 安徽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
  • 安徽大学2014年艺术类分省分专
  • 安徽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计划
  • 2015年安徽大学美术专业考试题
  • 报考指南
  •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5年
  • 2014年安徽大学艺术类本科原则
  • 安徽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
  • 安徽大学老师作客2009高招直通
  • 安徽艺术类高校排行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安徽工程大学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艺术类留学推荐
  •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 意大利图兰朵计划
  • 列宾美术学院留学预科
  • 浙江大学国际课程
  •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预科
  • 安徽大学院校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一、历史沿革
        在十九世纪末敬敷书院和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安徽大学堂基础上,安徽大学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她的诞生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启的里程碑。1930年6月更名为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定名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安徽农学院和安徽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迁址合肥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大学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60年2月23日,邓小平同志亲临学校视察。1998年,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同志亲笔题词祝贺学校建校70周年。2001年,温家宝同志亲切接见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何家庆教授。董必武、彭真、陈毅、刘澜涛、李岚清、许嘉璐、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来校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副省长杜宜瑾同志都曾长期兼任校长。
        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支持安徽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1996年以来学校相继完成“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2006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十五”“211工程”整体项目验收。目前,学校正在进行“211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的论证准备工作。
    二、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教育14个学院;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522人;各类折合在校生26994名,其中本科生18821人,研究生3369人(博士生155人);占地面积214.3116万平方米(3200余亩),建筑面积98.4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8万余册。
    三、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16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
        普通教育本科专业66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建成一批优势专业,其中有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0个新办专业均有良好的基础。


    四、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2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967人,占63.53%;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676人,占44.42%;生师比为15.82:1。现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1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共12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入选者5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4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入选者59人,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4人。
    五、教学设施
        学校现有30个标准建制教学实验室,其中1个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已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上评审,5 个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117个;由4个分馆组成的图书馆总面积74702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馆建筑面积182191.46平方米;全校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81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410元;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24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25187个、语音室座位数1194个;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学校还有文献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分析测试和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教学成就
        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研项目84项,设立校级教研项目21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校级精品课程54门。
        2000年以来,经过7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逐步建立起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运行稳定的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要求,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0%以上;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来,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保持在93%以上,非英语专业四级统考历届累计通过率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被外交部列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定点高校之一。建校近80年,已为国家培养了近17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已经成为安徽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七、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获得国家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设有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科技产业园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
        2004-2006年,学校共承担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649项,经费14334.904万元;发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1607篇,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译文2787篇;SCI/EI/ISTP收录论文数488篇;出版著作、译著共330部;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级自然科学类科研奖励62项,获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11项、实用新型6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大学出版社是综合性的大学出版社,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出版的《刘文典全集》、《唐剌史考全编》、《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等获安徽图书奖一等奖。
    安徽大学高教研究所创办的《高教研究》周报和受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委托主办的《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重要的决策参考。
    八、社会服务
        学校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国家建设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各方面的科技服务,担负着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安徽省‘十一五’和2020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安徽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和“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等大批安徽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应用课题研究;学校被列为安徽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全面科技合作的项目单位;分别与黄山、芜湖、合肥、巢湖、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市签订了校市全面合作协议,围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主题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学校拥有一批科学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社会学方面的专家,通过担任政府科技顾问、立法咨询员、企业法律顾问、企业管理顾问、企业咨询专家等多种形式、途径为社会服务。
    九、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五”以来,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马里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奥廖尔国立大学(Орл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格林威治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孔泰大学(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等美、俄、英、德、法、日国家和地区的8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先后主办或承办15次高水平国际和区域学术交流会议;共有287人次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进修、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是22个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校是首批 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2004学校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1、2003、2006年三次被评为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适应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4年“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安徽省“先进集体”等多项表彰。

    免责声明
    1 、本查询系统的信息来源于各招生单位对外公布的资料,由于公布时间的差异,数据处于变化之中,请考生及时关注。
    2 、免责声明:以上数据源自各类公开的信息,部分数据如有出入,请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3 、如对本系统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weyilu@126.com
    艺路首页 | 艺考生文化课 | 广告服务 | 关于艺路网 | 网站地图 | 美术院校大全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16 yi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大学 九州亦邦公司 版权所有
    艺术类院校招生门户网